本文目录导读:
主动脉夹层: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
主动脉夹层,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,近年来逐渐引起了医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,其发病突然,病情进展迅速,早期死亡率极高,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,本文将从主动脉夹层的定义、病因、临床表现、诊断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,以期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。
主动脉夹层的定义
主动脉夹层,也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,是指主动脉壁内膜出现破口,血液通过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,形成血肿,并进一步剥离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,导致主动脉壁分层,这种病变可累及主动脉的多个部位,包括升主动脉、主动脉弓、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等。
主动脉夹层的病因
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复杂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、主动脉中膜本身的结构异常:如主动脉中膜的弹性纤维发育不良、断裂等,导致主动脉壁薄弱,易发生夹层。
2、血流动力学异常:如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等,使主动脉壁承受过高的压力,容易发生夹层。
3、遗传因素:如马凡综合征、Ehlers-Danlos综合征等遗传性结缔组织病,患者主动脉壁结构异常,易发生夹层。
4、其他因素:如主动脉炎性疾病、动脉瘤、主动脉缩窄、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等,也可能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发生。
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
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样,但疼痛是最主要和突出的特征,患者常描述疼痛为“撕裂样”、“撕扯样”、“刀刺样”或“锐利地”,疼痛部位有助于判断病变的具体位置,患者还可能出现高血压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四肢发冷、心率加快、神智改变等休克样表现,约半数患者会出现主动脉关闭不全,在主动脉瓣听诊区可听到舒张期杂音,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,神经系统方面,夹层累及颈动脉、无名动脉可能导致动脉缺血,患者可能出现头晕、晕厥、脑血管意外、缺血性周围神经病、肢体麻木等症状。
主动脉夹层的诊断
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、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,体格检查时,医生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、心率、呼吸等生命体征,以及主动脉瓣听诊区是否有杂音等,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、X线胸片、彩色多普勒超声、CT血管成像(CTA)和磁共振成像(MRI)等,CTA和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影像学手段,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。
主动脉夹层的治疗
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、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,保守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、心率和疼痛等症状,降低主动脉的破裂风险,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血管腔内修复术等,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和心率,降低主动脉壁的压力,防止夹层继续扩展和主动脉破裂,血管腔内修复术适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,通过植入覆膜支架隔绝夹层,达到治疗目的,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,包括切除内膜撕裂口、重建血管等。
主动脉夹层的预后
主动脉夹层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,包括病变类型、治疗时机、治疗方法等,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,由于主动脉夹层病情复杂多变,且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和病死率,因此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,加强自我管理和护理,提高生活质量。
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,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,通过加强宣传教育、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、加强医疗技术和设备的投入等措施,可以进一步提高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水平,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。
发表评论